學生WhatsApp 跟我叫哭訴她的另一半常出外玩、也叫過另一些女生做「老婆」,現在還掉下自己和兒子一走了之。
聽到這句「表面證供」,我相信大部份人都會叫她遠離這段關係,一開始我也是這樣想。
過了兩天,她卻又突然跟我說:「其實他真的對我很好。」
這次我和她見面問個清楚,知道那個男生原來年紀小小,也願意承擔照顧家庭的責任,也因此選擇了一份體力勞動較大、辛苦的工作,就是為了賺取更多的收入照顧她和兒子。有時候他也會外出和朋友消遣飲酒,但每次都會按時報到,不會讓她找不到他。然而這樣的付出,卻換來她的懷疑、抱怨、打罵,只因他在幾年前曾經做錯事 - 把另一個女生叫做「老婆」。
我問:「這件事是多久之前的事?」
她說:「七年前了。」
我再問:「那這七年他還有沒有再犯?」
她說:「沒有,他還把自己的電話密碼告訴我,我任何時候都可以拿他的電話看。」
七年前,正是他們剛剛在一起的時間,我不能確定他為什麼會叫另一個女生做「老婆」,我只看事實 (有時候做輔導,還真的像查案):
1. 他之後都沒有再出現同樣的問題
2. 七年前,他們剛剛在一起,感情還未穩定
我說:「你說他不專一,如果我反過我說,你對他不專一呢?」
她:「我怎樣對他不專一?」
我:「你和他一起的時候,並沒有專一於現在的他,只是一直想著從前的那個他,不斷想著他曾經犯過的錯誤,卻沒有看到他在這幾年間,在本應是上學讀書的年紀,承擔起一個成熟男士的責任,把你們照顧好。」
她沉默了一會,說:「那我真的有對他不專一。」
我再問:「如果你是他,你也會氣餒度到想離家出走對吧?」
(事實上,在「離家出走」的這段時間裡,他其實還是有告訴她自己的行蹤)
在短短一個多小時,她從一開始哭訴,到變成笑容滿面;從覺得對方不愛自己,到看到對方其實很愛自己。輔導完結後,她鼓起勇氣向他道歉,他也欣然接受,兩人和好如初。
這位學生在童年時期有過很多不被珍惜、不被重視的經歷,這些經歷讓她在感情關係中戴上了一道濾鏡,阻礙她看見真相。很多時候,我們覺得另一半不愛自己、傷害自己,都是源於那些我們內在的傷痕、那些未被理解和消化的情緒。